媒体管家
在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进博会”)医疗健康领域,企业需通过精准的媒体邀约策略实现品牌声量最大化。结合进博会医疗展区聚焦创新技术、全球合作、临床落地的核心趋势,以下从媒体资源筛选、内容共创、传播链路设计三个维度,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一、核心媒体资源矩阵构建
1. 国家级权威媒体:奠定品牌公信力
央视总台《新闻联播》《朝闻天下》:通过黄金时段报道展会战略意义,覆盖全国观众。例如,2024年央视《世界会客厅》进博会特别节目单期传播量突破8000万次,可联合策划“医疗科技突破中国首秀”专题。
新华社、人民日报:发布战略级信息,如“跨国企业中国本土化创新成果白皮书”,强化品牌长期价值。
2. 行业垂直媒体:深度触达专业决策层
医疗技术类:
Med-Tech Insights:整合医疗技术创新与制造内容,可通过“进博会医疗科技趋势”专题包装设备全球领先性。例如,美敦力Affera标测与消融系统可联合发布“心脏电生理领域一站式集成平台”技术解析。
《健康界》:覆盖医院管理、医疗器械采购,适合发布临床应用报告。如西门子医疗可提供“AI辅助诊断系统在三甲医院的手术成功率数据”。
消费医疗类:
《消费者报道》:通过“Z指数”报告对比进口品牌与本土竞品创新力,如雅培瞬感2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参与“智能穿戴设备精准度测评”。
亿邦动力:聚焦产业数字化,可发布“进口母婴品牌跨境直播渗透率翻倍”案例,附用户画像分析。
3. 全球商业财经媒体:强化国际影响力
《金融时报》《华尔街日报》:通过唐界传媒海外资源发布“中国市场战略”专题,如复星医药可解读“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的全球供应链布局”。
彭博社行业专栏:覆盖金融、科技服务,可报道“某美国支付平台进博会拓展跨境支付合作”,附合作银行背书。
4. 科技与新兴媒体:激活年轻消费群体
抖音、B站:通过短视频挑战赛、直播带货等形式触达C端用户。例如,欧姆龙可发起“进博会黑科技体验官”活动,单场直播销量增长超300%。
LinkedIn、TikTok:面向国际受众发布多语种内容,如史赛克Mako机器人手术视频单条播放量超500万次。
二、内容共创策略:技术硬核化与场景故事化
1. 技术类产品:提供“拆解级”资料
向《机械工程学报》提供设备原理图、专利证书,助力发布《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报告》。例如,强生医疗可提交关节置换机器人的3D模型,供媒体制作“硬核科普”动画。
联合汽车之家发布“辅助驾驶实测榜单”,植入某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技术优势,单条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。
2. 消费类产品:设计“场景化体验包”
为VOGUE中国版提供进口家具“东方美学再诠释”设计师访谈素材,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。
向《中国食品报》提供进口橄榄油区块链溯源系统数据,制作“从西班牙庄园到中国餐桌”纪录片。
3. 临床价值类:发布“第三方验证报告”
联合艾瑞咨询发布《进博会医疗科技临床转化白皮书》,收录罗氏数字医疗孵化器2.0的AI工具孵化案例。
邀请中国食品安全网直播实验室检测流程,化解进口食品原料溯源质疑。
三、传播链路设计:全周期覆盖与精准触达
1. 展前蓄势(3个月前)
通过邮件批量邀请媒体,附展会亮点与参展商名单。例如,提前向Med-Tech Insights透露美敦力Inceptiv脊髓神经刺激系统“2025爱迪生奖”获奖信息。
联合KOL发起“进博会最期待医疗科技”投票,吸引用户参与。如36氪华东站解读“氢燃料电池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”实验室数据。
2. 展中引爆(展会期间)
采用5G+8K超高清直播技术,在抖音开设“云逛展”直播间。例如,西门子医疗通过VR还原手术室场景,单场观看量突破千万次。
设置“技术解析会+媒体试驾+用户故事”立体化传播模块。如汽车之家拆解发动机技术,同时安排网红主播动态试驾。
3. 展后延续(1个月内)
向到场媒体发送定制化感谢函,附活动数据报告与高清素材包。例如,为《健康界》提供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周敏涛专访实录。
联合艾瑞咨询发布《进博会技术趋势白皮书》,强化行业话语权。
四、风险规避与长期合作机制
1. 合规性把控
医疗器械类报道需附产品注册证、临床试验数据。如史赛克展示关节机器人时,需提供NMPA认证文件。
食品类报道提供海关检验检疫证明,避免虚假宣传。例如,第一农经网解读RCEP政策时,需标注数据来源。
2. 长期合作机制
建立“媒体资源库”,按行业、传播力分级管理。如将《健康界》列为医疗器械类“战略合作伙伴”,定期推送临床研究报告。
邀请媒体参与企业白皮书撰写,强化“内容供应商”角色。例如,复星医药可邀请《金融时报》参与《全球医药创新趋势报告》编撰。
通过上述策略,健康医疗企业可在进博会期间实现“品牌曝光-产品认知-技术信任-合作转化”的全链路传播,最终达成“展品变商品、展商变投资商”的核心目标。